1. 首页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价值,应该是所有大厂设计师都被问到过的点。因此这些设计师忙了一年,却没有一个可以论证自己价值的体验设计故事。先说说上次那篇文章中,我认为通常情况下设计师要讲出有价值的好故事主要靠两点:最后聊聊成长,三鱼的经历可能会给你一些参照吧。(其实这很正常,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新入行的设计师的实力)。后半部分讲了成长,当然主要集中在专业上的成长,这也是目前大部分设计师更需要的,也是比较适合在站酷分享给大家的。

Sponsor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小编注:本文由知名设计师三鱼分享他的成长历程,以及对设计的感知,如果你在挣扎,如果你在怕内卷,不妨看看本文,设计高手精选,杜绝水货,以下是原文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认知可以让他们前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,但是技能才是实现你前进的核心动力。

对不起干货又迟到了。本来我计划等11月底一款产品上线之后再就着案例一出来讲,但产品上线的时间经常拖到了这次。目前我手上也有长期的案例能够和你们见面,离它们完全解禁的时间没法用“遥遥无期”来形容,三鱼只能想想别的方法,看看能否能用一些别的方式把心得分享出来。

现在的内容信息量较大,但也会有一些杂乱。越往后我的看法越与主流见解相悖,但都是基于个人实践得出的推论,各位斟酌着看。

产品体验设计师的核心价值

一款产品,本质是提供服务以缓解某个客户问题。因此产品体验设计师对整个业务的核心价值一定是缓解用户/业务弊端,其次才是带给美的体会。“产品设计师的价值取决于业务必须他贡献出很大的价值”。如果你信任这个看法,你能够理解接下去的两个观点。

交互创造价值的机会高于视觉

交互在工作流程上在视觉上游,产品问题的探讨一定是先基于交互,所以在交互领域解决难题的机会远远高于视觉。因此在产品体验设计中,交互创造价值的机会显然高于视觉。所以我的建议是:体验设计师可以做纯交互,但尽可能不要做纯视觉,工作中必定要触及交互部分。

B端体验设计成就价值的机会高于C端

价值,应该是所有大厂设计师都被问到过的点。不管你的价值陈述对象是谁,本质上都是陈述给业务方,区别只是是由你直接陈述给业务方,还是由你的上级将你们的价值汇总打包陈述给业务方。

然而,业务方愿意埋单的价值才算价值。

成为一个C端B端都待过的设计师,我看看两者的特点:

C端产品功能少+简单(面向小白)、产品体验有竞品可参考,因此体验设计难度可控。

B端产品用途复杂+庞大、竞品参考成本高(赛道小众(无竞品)、专业门槛(跨产业)、收费门槛(企业版定制)),因此产品体验难度更大,业务只能依赖设计师所给出的感受方案。

从前文的看法“产品设计师的价值取决于业务必须他贡献很大的价值”来看,B端体验设计的难度更高,所以B端体验设计成就价值的机会需要更大。

坊间传闻:tb的设计队伍其实有上百人…dy的设计队伍其实有数千人…wx的设计师连按钮是弧形还是方角都要展开讨论,还要做ABtest…三鱼讲个小故事吧:

在C端的工作就似乎在一艘满载水手的小船上

你在船上被分配到了负责擦拭桅杆的工作

你必须反思如何在擦桅杆的工作中展示自己的价值

然而你研究了不同擦拭工具的工作效率

研究不同频率、湿度下的桅杆油漆磨损情况

你越研究越痴迷

这份工作虽然简单,但似乎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有众多可以深挖的点

有众多值得探究的课题

或者你的价值看上去还很好衡量

虽然在大船上

哪怕是一根桅杆都会被天天使用

看来这真是一份有价值的工作

然而

体验设计就必须做到严谨且锱铢必较嘛!

可以思考一下,倘若一个领域能成就价值的机会终于很少了,那就意味着这个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残酷且事不由人。大家论证价值的利润越来越高,边际收益越来越低,俗称“内卷”…

再来看看B端,B端体验设计师通常可以负责一个完整产品(或者多个),设计师会负责产品的框架建立、逻辑梳理、页面设计、品牌、官网、运营等一系列设计。有趣的是,由于B端设计通常都是变革项目,产品经理或许对这个产品该是哪个样的也没有清晰的感知,最终的产品形态通常是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一同探讨起来的,设计对业务的价值不言而喻。

如果还是套用那个故事,在B端工作,你所负责的或许是一艘小船,你的注意力不再是这艘大船的船体是否擦得够细致科学,而是这条小船的航道、动力、扩建规划等,这些将要更有意思。

工作难度决定价值,价值与职业寿命挂钩,职业寿命决定了恐惧感。那三鱼的建议也不言而喻。

动态认知是B端交互很重要的能力

经常以来我们把动效归为视觉能力。但事实上,动效背后的动态认知需要是交互尤其是B端交互必备的素质。看看以下这几个实例中设计师所解决的难题。

案例1

下图是AE的图标,当用户不选中任何图层时,点击“形状工具”,可以新建一个矢量图形,但当用户选中某个图层时,再点击“形状工具”,该用途则成为了给用户选中的遮罩创建蒙版。我相信用过AE的人,都见识过这个鬼畜的交互:即同一个按钮却有两种不同的意义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AdobeAfterEffects-“形状工具”

在我所负责的一款数据预测产品中,也遭遇了类似的问题(即用户点击图表icon可以新建一个图表,用户选中某个已有图表时,再点击图表icon则是切换该图表的类别)。

此外在2.0版我们尝试将“创建图表”和“切换图表类型”两种场景区分开。可以看见下图中,图1和图2都解决了这个的难题。但图1的方法是直接将其拆分成两套功能区,虽然解决了难题,但也让导航的内容更加冗余。而图2的方法则更为巧妙,拆分功能区的同时,利用鼠标的点击和失焦,用动效的方法让用户感知到场景的切换,不妨碍操作的同时还节省了导航空间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案例2

在一款数据产品中,我们上线了一款新功能,对客户有巨大的学习费用,于是我们计划在承接页放一张功能全局流程图,它既可以对新功能有一个平台的介绍,同时也可成为功能入口迅速定位想要的模块。但弊端来了,由于用途复杂,导致流程图上的信息体量太大,倘若完整展现,则会超出一屏空间,用户就很难看清完整的功能流程。最终我们借助动效方式,兼顾了“模块介绍”和“流程展示”,这种诠释方式也被业内好评,还被华为云等多家云服务厂商所借鉴,现在你们在众多B端产品中都能看见我们的影子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案例3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以上两个实例非常复杂,再举两个简单的事例:B端产品限于专业性,表单信息往往很长,所以为了表单信息能尽可能完整呈现,我们在下拉框展开的瞬间,往外“借”了一个别空间,以展现更多的信息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案例4

这是一个“逻辑表”,一个数据模型中一般有N个逻辑表,信息密度极大,因此我们要尽可能节约空间,所以我们在不妨碍用户使用强度的基础上,把搜索框“收”了出来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有没有看到这几个实例解决的都是交互问题,而且是直接制约用户感知的交互细节问题。我们可以看见,在不具有动态认知的之后,交互在应对“信息过载”这个B端绕不过去的课题时,唯一的方法唯有“平铺”一招,但这招在应对复杂难题时显著不够用。而如果具有动态认知,交互设计师就可以从“时间(出现顺序)+空间(叠放层级)”两个维度对信息的展现进行重组,解题能力将持续增强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不止是前文提及的“信息过载”…诸如“提升操作强度”、“降低感知成本”、“数据可视化”也全是B端体验中对客户体验影响极大的课题,对于交互的工作,也不只是唯有产品框架的梳理,还有产品细节的打磨,尤其是一款产品成长到前期,一定会围绕体验细节精细化打磨,只靠“静态平铺”这一招恐怕远远不够解题,而动态认知能拓展B端交互在细节上的解题模式,对交互而言是很重要的能力。

视觉创造价值的机会高于交互

我疯了吗?本来上面才说了“交互的机会大于视觉”。三鱼解释解释:对业务而言,交互的机会显然高于视觉,但对设计师自己而言,“交互”是一种必备的但不易被证明的素质,反之“视觉”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但容易出彩的能力。

再说具体一点:在设计师的职场博弈中,“交互能力弱”有也许会变成你的软肋,但“交互能力强”却很难被展现成你的长板,因为它的论证成本极高,尤其是在B端复杂的业务场景下。与之相比,“视觉素养弱”往往不会变成一个设计师的难题,但“视觉能力强”则或许变成一个设计师的长版,因为它的论证成本极低。不要小看论证成本,晋升答辩通常只有15-20分钟,如果不能在极短时间内论证清楚自己的能力(价值),就会很吃亏。所以短时间内把自己的能力(价值)论证清楚极为重要。

根据我的经验,短时间内将“交互”论证到“强”的难度远高于将“视觉”论证到“强”。所以成本最小、收益最大的方法需要是将交互论证到“不弱”+将视觉论证到“强”的能力组合。

但现实是几乎所有大公司的感受团队,视觉设计师通常被交互设计师“压着打”。因为“交互”是必备素养,“视觉”是锦上添花能力,“视觉能力弱”并不算短板,而“交互能力弱”却是显著的难题。在大个别设计师都谈不上具有显著长板的前提下,在职场博弈中,存在显著短板的一方必定会输,也就是说视觉一定会被交互压着打。所以如前文所讲,三鱼建议:“体验设计师的工作必定要触及交互部分”。

然而标题可以完善一下:“在交互已不是难题的前提下,视觉创造价值的机会高于交互”。

三鱼的做法

(这一段是题外话)如果提到这里,大概能理解三鱼的做法了吧?我在站酷所发的作品,都是英文排版+动效展示,目的就是只展示视觉的“强”,因为它是一种观众只应该“看”就能感得到的、论证成本极低的素质,很合适线上场景。倘若有听过三鱼线下分享的朋友都会看到,同样的作品我在线下会花多大的篇幅讲出背后的交互思考,因为要想论证清楚交互的“强”,就离不开阐述业务原理,这是必须观众付出“看+听+提问互动”的理解成本能够get到的,因此唯有线下场景才比较合适展现出交互的“强”。

嗯,虽然中间说了交互的论证成本很高,但谁规定了“视觉”和“交互”必需要孤立论证。有机会我也分享一下体验设计该怎么论证交互的“强”。

B端的劣势

我不偏爱很多人宣称的“B端是一片蓝海”,仿佛转行B端就处于职业发展的快车道一样。三鱼必须坦言,B端比起C端,同样存在着极大的缺点:开发成本大就不多讲了,B端产品通常服务于一小戳群体的工作,这些客户群体本身数量较小,而且这些还是新兴职业,所以B端产品发展初期的客户规模都很小。那么就带来一个难题,一小戳用户的利润通常短时间摊不掉研发费用,如果没有公司战略上的强投入,那么产品升级迭代将是极慢的,甚至90%的产品会由于利润不足,永远停留在1.0版,也就意味着大个别B端产品也许连感受流程都能够闭环,更何况打磨体验了。这些难题在C端不容易见到,但在B端却很常见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这也就造成了研发资源都优先投入到功能开发中,留给体验打磨的开发资源很有限,这会妨碍设计师的价值论证。我亲眼见到一些设计师负责了这些1.0的B端项目,这些产品在几个核心功能上线后,就停止升级迭代了,产品经理和开发只在意核心功能能让顾客用上去,至于体验是否顺畅,流程是否闭环,对它们而言并不重要。因此这种设计师忙了一年,却没有一个可以论证自己价值的感受设计故事。这在B端是一个普遍现象,是B端相对于C端的缺点。那些只讲B端的好,不讲B端存在疑问的言论是不负责的。

其实,哪怕存在这种的缺点,B端体验设计依托复杂业务所带给的价值优势仍然是C端能够比拟的。而B端的缺点显然是可以消除掉的,也就是接下去我要分享的“干货”。

干货来了

先看看以前那篇文章中,我觉得一般状况下设计师要讲出有价值的好故事主要靠两点:

1.时+运:B端产品升级迭代慢,你既然有充足的细心陪伴它成长,且它足够好运地成长出来了,且你也足够好运没有被中途变更业务,那么恭喜你终于等来了一个讲出好故事的机会。但至今互联网早就过了野蛮生长的时期,这种机会终于越来越少了;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2.权力:依靠你能激发的资源,以体量来堆出一个好的感受故事,比如造轮子。好处是简单粗暴,故事往降本提效上讲业务肯定是买单的,缺点是轮子不能一直造,造多了就不降本了。而且故事的效果受限于业务规模,有很大体量讲多大故事,所以这些故事更多地适合大厂的管理层去讲。但这或许就把鸡和蛋颠倒了,倘若设计都熬到这个位置上了,又何必来等我的“干货”呢?

然而在过去它们都不具有的前提下,我有一招自己的玩法。先来看一个案例:

如果你把案例中的视频看完,你大概能感得到这是一个包含了产品框架、角色模式、界面设计、品牌设计的虽说蛮大而全的方案,虽然限于保密,对外只能看视觉,连Logo我都不敢多解释两句。所以我大概讲讲:一开始,产品经理所提回来的需求仅仅当作几个核心功能的设计需求,大概4-5页原型图,这时大个别设计师也许会根据原型图把交互和视觉完善,然后产出设计稿的标注和切图,交付开发。

但三鱼了解完业务以后,发现这个1.0的需求客户的模式并没有闭环,于是我再次深入理解业务,为产品定义了三种不同的使用角色,并按照每一种角色的诉求推导出场景和感受路径,从而再次梳理了整个产品框架,补全了缺乏场景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之后将产品能力集成并可视化呈现出来,最终交付了一套步骤闭环、交互创新、视觉认知强烈的感受方案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这套产出令业务很惊喜,也认同了整套方案并愿意为之投入研发资源。但三鱼实话告诉你,目前大半年过去了,我所提交的细则被研发上线的只有60%,因为现在的客户规模实在支撑不起更多研发人力投入了,所以哪怕那40%的功能是对的,也必须很久之后才会开发上线。

但没有关系,对我而言,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步骤闭环、交互创新、视觉认知强烈、能充分体现设计价值的故事了。

这便是三鱼的想法,概括出来就一句话:把1.0的需求按3.0的质量产出。毕竟当现实条件难以支撑你展现自己的价值,那就自己成就机会去展现。靠这个想法,当对方还在耐心且不确认地期待业务逐渐成长时,三鱼已经在短时间内累积了长期优质故事,这也让我的职场博弈占了优势。

此处有个问题:就是我成就的价值,并不是业务方当下买单的价值,似乎与中间我所说的看法有出入。

此处我要再讲一个看法:设计对业务的价值不必定以设计师对当前业务的价值为转移。通俗来说,所有业务方都期望自己的产品是用途加强、流程闭环、体验舒适的,这个诉求可能会由于现今开发成本的匮乏而被抑制,但却是可预见的即使条件成熟业务就必定会造成的诉求。因此设计师主动往前走一步的做法一定是业务方所认同的,哪怕最后没有研发人力落地这些设计,业务方也知道是现阶段的业务水平所造成的,而不是去否定设计的价值。而针对设计师而言,只要你提供的设计方案是超预期的,总有每天会有优质的业务场景愿意为之买单(意会)…总之,“把1.0的需求按3.0的标准交付”是一条经过三鱼验证过的行之有效的方式。

以上输出的都是感知,认知的提高会带给成长的错觉。但事实上,哪怕你了解了动画对交互的提高很大,但不具有动画素质也有空谈;哪怕你了解视觉创造价值的机会更大,视觉素养不够成为你的长板也有空谈;哪怕你了解把1.0的需求按3.0来产出利润巨大,你不具有3.0的视野也是空谈…认知更像是临门一脚的点破,手上功夫才是你的基本盘。

手上功夫的成长

最后看看成长,三鱼的历程可能会给你一些参照吧。先附上我的培训班作品,这就是三鱼最初的水平,那时我已是工作了三年转行的状况,年龄和心得都很吃亏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培训班作品-《爱情小管家》

但三鱼运气还算好,赶在互联网的班车车进了大厂。这保证了我的成长环境至少是不错的,也更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好的产品、优秀的设计师,能学到更多的东西(说真的,当初能进大厂,也许有素质的加持,但更多的要归功于时代的运气)。

但进了大厂也或许就踏上了快车道,大厂的竞争很激烈,好的项目机会从来都是抢手货。从培训班上去的我,因为没有工作经验,被分配去做广告图改进,三鱼先解释一下这个工作:就是用户在我们的产品中投放广告,有些用户投放的广告点击率并不理想,为了保证用户的推广费花得值(不然人家不投了),于是我们会对一些不梦想的广告图进行设计改进。对设计师来说,这些广告图的品质参差不齐,且没有源文件,优化工作是一件昂贵且便宜值的事。这种事,很合适我这个刚转行的新手来干。下图是一些我优化过的广告图,这就是三鱼在大厂一开始的主要工作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广告图优化

这对后来的我来说早已很满足了,毕竟能成就价值、能挺过试用期三鱼就谢天谢地了。于是我很认真地完成手上的工作,还沉淀了一套广告图改进“方法论”,比如把广告图分为电商、工具、游戏、社交等,每一类型别有特定的改进方法,还附带最终的数据验证…嗯,这是我第一次接触“大厂套路”。

看我广告图优化得还不错,于是主管给我新增了一项任务:我们团队每天都要在Facebook上发一条动态,每条动态都会附一张配图,所以每天我必须画5张运营配图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日常运营支持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日常运营配图所规定的品质并不高,倘若只是按可交差的水平来产出设计,这5张图虽然费不了多少功夫,于是三鱼决定运用富余的时间去锤炼自己的专业素养。具体来说:每周一业务方会告知本周必须绘制的5个主题,我会用三天的时间把其中4个主题迅速地画完交差,然后留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,去设计系统上学习新的样式,并结合主题去构思。比如下图的产品矩阵纪念日:。就是花了心思去做的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产品矩阵纪念日

再例如美食节活动:。我虽然尝试了新的混搭,还给它加入了情感故事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也有一些名人名著的纪念日闪屏: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然而我就经常用这些过于练习的方法,把自己的手上功夫越练越扎实了。而针对业务方来说,本来预期就不高,偶尔还会收到三鱼超预期的设计交付,自然是很欣喜的,于是对我的评判也很大。

随着我的交付质量不断提高,业务方的预期也愈发越高。一次在别的设计师的营运事故中,业务方指名要三鱼来设计。于是我站起来救了场,这次事故之后,大家突然意识到我不是一个初入行的菜鸟了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地球一小时

但三鱼的目标而是想往产品体验方向演进,但产品设计的机会是很稀缺的。但三鱼随即等来了一个机会:我们的核心产品要进行一次感受升级,这种级别的项目只有最资深的设计师能够参加的。所以我们的主管选了三位知名设计师来比稿定方案。

三鱼很积极地表示自己也想参加比稿,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职业规划,还确保参与比稿不会浪费手上的工作。由于我之前的工作中尚未积累了不错的口碑,主管同意了我的请求。

我很珍惜这种的机会,于是一口气出了两套方案(都在站酷中)。

但现实很残酷,大家并不认同我成为一个设计新人的实力,我的方案在一开始的外部评审中就被提前“毙掉”了(虽然这很正常,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新入行的设计师的实力)。不过主管考虑到我严肃的心态,虽然让我失去了上台提案资格,但而是把我的两套方案成为“更多风格探索”放在PPT的最终了…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三鱼的两套方案

但戏剧性的一幕又来了,提案的过程很不成功。可能是由于当时流行扁平风,但过度千篇一律避免几个大领导看腻了,反而认为我这些带质感的方案让人耳目一新。结果我的陪跑方案竟然奇迹般地被采纳了…

这可把三鱼牛逼坏了,当晚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小白,小白叮嘱我:“这个之后很无奈,这么重要的项目不可能完全留给你这个新人来负责,你今天最好的做法是必定要高调,明天去了公司别吭声,等你的经理来找你聊,听安排就是了,切记切记,我看你终于飘得不行了”!

然而第二天三鱼全程装蒜,默默地期待着。果然!主管来找我了,希望我能加入到产品改版的项目中来,她会安排一位资深设计师带着我一起做,至于我手上至今的工作,就交接给其它设计师吧。于是三鱼开开心心地服从了安排。

噢对,由于原本业务方对我简直太满意了,这次的业务调整,那些业务方纷纷跑去请求我的主管“让三鱼再为我们画最终一张吧…”我也被经理戏称为设计队伍的“头牌”。

提到这里,三鱼算不算靠努力与运气就走上快车道了?事实上还早…目前为止我的手上功夫还仅限于PS用得不错罢了,其它能力为0。而能力的缺乏很快就让我见到了问题。

那就是:动效设计师不干了。

原本的一些大厂会修改专门的动效设计岗,由一位擅长动画工具的同事来帮其它设计师推动动画上的趣味演示,但这些“只能替他人谋求创意”的工作方式,对动效设计师的职业成长不利,于是越来越多动效设计师转行去做产品体验。

这可苦了这些不会做动效的设计师(包含三鱼),工具类的产品,对动效的要求非常高,倘若没人替自己实现脑海里的动画创意,工作对接就很费劲了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然而只能去学。三鱼觉得动效比3D还难学,它难在几乎找不到对于性的动画教程,那时我能从网上找到的漫画教程全是教“影视后期”的。可没办法,只能硬着头皮学,不然我的创意就不得不妥协于手上功夫了。于是三鱼一路东拼西凑,艰难地把动效学会了。

下图是我做的第一个动效,一开始我只会简单的位移旋转,动画仍然生硬,但好在PS画的素材质量本身不错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这是一年之后的水准,那时我终于能3D+动效结合着玩了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说到3D能力,也是在这之后,我和小白一起报名了第一期的白无常C4D课程授课班(三鱼喜欢抱团学,可以相互监督,一个人学很容易半途而废),我还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了实际工作案例中。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当我把这两张图发给白无常老师看的时侯,老师很惊讶:“我没有教角色建模呀”?难道图里的熊是PS画的,说明当时我的PS水平尚未相当强了。

说到PS绘画,这种风格受李舜影响非常大。在李舜的风格刚出现的之后,我认为很惊艳,就去学习了她的画法(她写过一篇教程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她的站酷找找)。下图的IP算非常出名的了,因为这套作品时不时被我看到放在了这些淘宝店里挂羊卖狗…

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帮到多少设计师,一名设计小白的成长经历

那段时间是我过得最幸福的之后,我同时负责产品体验和品类设计,包容的大厂环境也给了我学习和应用新技能的空间,一年的时间我的手上功夫突飞猛进。

再之后去了福厂,那是三鱼最难过、但也有成长最大的历程:

我见到了一个很糟糕的主管,在福场的五年多时间里,三鱼一方面借助系统加速成长,一方面对抗来自主管的PUA,并最后完成了反杀。细节不多讲了,说说最后的结果吧:这两年里,我的绩效全是最优(借助着难以否定的素养和成果,三鱼逼着主管给自己打了好绩效),反观这位主管,三年里有五年拿了最差绩效,最后被迫转岗…

我在福厂的成长不仅是手上功夫,更多的成长是“认知”,而前者对我的职业突破起了决定性作用。但这段历程很难过,如果说在百度的成长是技能上的成长,它是一个逐步变好的过程,是愉悦的,那么在福厂的经历更像是把人打碎以后的塑造,因为思维的蜕变一定是伴随着否定、怀疑、焦虑的,三鱼在其中艰难地探索出了一条或许是对的的路,以后有机会再逐渐分享吧。

回想起来,三鱼算幸运的,我赶上了互联网的末班车,在狼厂宽容的环境下训练了素质,在福场如日中天的阶段推动了个人的成长。但三鱼也是不容易的,我的成长历程并没有你们臆想的这么一帆风顺。大厂的竞争十分激烈,被打碎以后是一蹶不振还是再塑造?这样多大厂设计师,能出头的有几个?玩明白的又有几个?

写在最后

这篇文章真长,如果你能耐心读完…嗯,算你厉害。我最终再总结一下吧:

前半部分讲了感知,是三鱼基于自身环境所产生的感知,但这种思维希望你们斟酌着看:第一,它是基于三鱼的成长模式和自身条件所得出的,未必合适所有人;第二,行业是不断演进的,认知也不会一成不变,也许一年之后这套认知就失效了。

后半部分讲了成长,当然主要集中在专业上的成长,这只是现今大个别设计师更必须的,也是非常合适在站酷分享给你们的。

认知可以让他们前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,但是技能才是实现你前进的核心动力。三鱼能讲的东西也有众多,后续再逐渐聊吧。

设计达人精选,杜绝水货,喜欢请来个三连击吧(点赞/在看/分享)

作者|三鱼先生

来源|站酷(feizai.zcool.com.cn)

推荐:查看最受欢迎的301个设计网站→

交流:为设计新人提供的设计交流群,请加入UI设计交流群,分享心得、接单、求职、聊设计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设计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shejiwz.com/?p=886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联系我们

181-3885-0759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295310592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